牛皮文学
牛皮不是吹的 小说还得看我推的

第2章

赵老太见史老太不接话了,一个人也说不下去,默默闭了嘴。

从一上牛车,周梓桃就感觉到斜对面有一道热切的视线盯着自己,当她回头看去,就只看到一脸憨笑对着自己的老爹,还有他身后被挡了大个半身子和脸的白面书生。

她狐疑地看了一眼白面书生半张脸,觉得有些眼熟,不过有点想不起来在哪见过。

算了,除了周家人其他都不重要,她懒得去扒原主记忆,早上起的太早,一上牛车她就开始犯困,头一歪靠在刘翠萍肩膀上沉沉睡去。

牛车一停,周梓桃自动醒来,她下意识伸了个懒腰跳下车,然后去扶周老太下车。

就感觉到那股视线又盯着她,她转头看过去时,就看到那个白面书生正一脸幽怨愤懑的望着她。

周梓桃顿时被恶心得不行。

哔了狗了,今天出门没看黄历,碰见个神经病。

“你那什么眼神?信不信我把你眼睛挖出来。”周梓桃恶狠狠道。

谁知她话音一落,周围村民反而全都惊讶地望着她。

“你不可理喻,粗俗无礼,”白面书生一脸羞愤,“亏我听说你前几日在山上迷路了还有些担心,看来我就不该担心你。”

还没等周梓桃回话,周老太和周修信先不愿意了。

“你骂谁不可理喻粗俗无礼呢,读两本书考上童生就了不起啊,还担心我孙女,我孙女用你担心吗!”

“就是,什么玩意,老子早看你这个小白脸不顺眼了,以前哄骗了我闺女多少好吃的和零花钱,还天天高高在上的,活像我闺女该你的。”一看就是想软饭硬吃,也不看看自己配不配,周修信得意的想,不像他,天天把媳妇哄的开开心心的,软饭软吃还不硌牙。

“你们……”

被周老太母子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指着鼻子骂,白面书生脸色涨如猪肝,他狠狠瞪了一眼周梓桃,“你的家人如此羞辱我,现在你满意了吧,我们之间再也不可能了。”

周梓桃这会儿也终于想起来白面书生是谁,原来他就是书里的痴情男二宋启明啊,也是原主喜欢并为此丢命的宋童生,看到真人她顿时有一丢丢的小失望。

不怪她没有一下子认出来,原来在原主记忆里宋童生被打了一层滤镜,看起来温文尔雅隽秀非凡,书里也说他俊美无涛犹如谪仙,实际上真人的确比常人长得俊秀一些,皮肤白皙一些,但没有书里描写和原主记忆里的那么夸张。

可能是原主情人眼里出西施吧。

这人看起来还算人模狗样,可高扬的下巴,下撇的眼神无不昭示着此人高傲自大。

傲什么傲,早晚打断你的狗腿断你科举路。

原主竟然为这样一个男的丢了性命,真不知道说她眼瘸呢还是眼瘸呢。

“我不满意。”周梓桃上前一步,没等宋启明高兴,她继续说道,“你以前吃的东西就算了,从我这里零零碎碎加起来差不多拿走一两二钱银子呢,既然不可能了,银子总得还回来吧,你说呢,宋童生!”

“好,好得很。”宋启明牙齿牙齿咬的咯吱响,“现在我身上没有那么多,等我下回休沐回去就还给你。”

大街上都是围观的人不说,周围还有一起坐牛车来的村里人没走,他若说不还,不光在河口镇,就是在村里名声也会受影响。

一两多银子,他一时半会儿还真拿不出来,只能回去找父母想办法了。

“好,宋童生别贵人事多忘了就行。”

周梓桃说完就不再多做纠缠,带着周老太等人向镇中心最热闹的街上走去。

周修诚追上周老太等人劝道:“娘,你们怎么能大街上和那宋童生吵起来,有什么事不能私下解决,今日这么一吵,不光宋童生,咱们桃丫头的名声也不好了,以后还怎么说人家。”

“大伯,”周梓桃笑道:“名声这东西说重要也重要,说不重要也不重要,端看你怎么看,若你看太重,它就是拖累,若你抛却名声而活就会发现……”

周修信接话:“发现什么?”

“会发现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,活得轻松无比,心灵和身体都得到了升华,谁都无法道德绑架你,只要你不在乎名声,你就是无敌的。”

周修诚:……

歪理,全都是歪理,周修诚很想大声反驳侄女的话,可又隐隐觉得她说的又有几分道理。

这些年为了维持名声,受到委屈他不敢与人争执,要保持文人胸襟,生气了也不敢当众大发雷霆,要保持文人冷静。

就比如前不久桐丫头害的桃丫头差点回不来,他为了不落下苛待养女名声,不敢对她实施惩戒,反而让他心里对侄女愧疚的不行,好几晚上没睡好觉。

若他没那么在乎名声,是不是就不用活的那么累?

周修诚浑浑噩噩的走了。

周老太有些担心:“老大听了桃丫头话怎么一副大受打击的样子,不会有事吧?”

“没事,大哥会想开的。”

周修信听完闺女的话,反而很高兴,他就不在乎名声,看他每天活的多快活啊,哪像大哥每天瞻前顾后,在外做一件事说一句话能在心里思虑好几遍,明明只比他大三岁,却看起来比他老十岁都不止。

愿大哥也能像他一样不被名声所累,随心所欲而活。

周老太此次来镇上主要是买布做衣服,所以一家人首先去了中心街上的最大的一家布庄锦绣布庄。

“里面都是女子,我就不进去了。”周修信在布庄门口等待。

周老太和大伯娘他们一进去就要直奔卖粗麻布的地方。

周梓桃硬拉着她们去看细麻布和棉布。

“外面穿麻布就算了,里面贴身里衣必须选吸汗柔软的棉布。”

王秋霞有些舍不得:“可是细麻布比粗麻布贵将近一倍,一尺就十五文,棉布更是一尺二十二文,咱们这么多人要做衣服,可要花不少银子。”

刘翠萍犹豫了一下说道:“要不就娘和桃桃的衣服用细麻布和棉布,剩下都买粗布如何?”

一旁接待的锦绣布庄女伙计跟着夸赞周老太持家有道,两个儿媳都孝顺,一番话夸的周老太心里熨帖,也不再心疼银子,大手一挥:“买,家里所有人外衣全买细麻布,里衣全买成棉布,一人不管里衣外衣都做两身。”

女伙计高兴不已,没成想这一家人穿着一般,买东西这么干脆利落,还都选的价格不算太便宜的布料,虽比不上绸缎,但胜在这家人买的多。

选布料颜色时,里衣都统一选了白色的棉布,周老大老二外衣选的比较耐脏的深灰色 ,三个哥哥都是浅灰色,周老太自己选了深褐色,周大伯娘选了深紫色,娘选了枣红色,周梓桃选了两种颜色,一件是鹅黄色,一件豆沙色。

成年男子做一身衣服差不多需要七尺左右,女子差不多需要六尺左右。

家里人大的小的都差不多是成人身高,就按成人算下来,买细麻布需要1770文,买棉需要2596文,加起来4366文。

周老太靠三寸不烂之舌讲了半天价,布庄掌柜才给减去了166文,加起来花了四两二钱银子。

在布庄时,周梓桃就发现大伯娘王秋霞眼睛时不时落在一匹大红色的细麻布上。

后来眼见要走了,王秋霞咬了咬牙自己掏了九十文扯了六尺红布。

周老太只是淡淡瞥了她一眼什么都没说,在外她很少训斥儿媳妇,再说老大媳妇花的是她自己的私房钱,她才懒得管呢。

继续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