老实说,今天无意中杀了一个小鬼子,获得这宝贵的50积分,绝对是他的运气。
他心里很清楚,这种机会不是什么时候都有的。
今天也就是对方精虫上脑,没有防备,这才被他给收拾了,要换成正面对决,他肯定是干不过对方的。
就他那被掏空的身子,和一个经过专业训练的军人对决,结果可想而知。
所以他现在需要赶紧再弄50积分,提升自己的身体素质。
趁着周边没人,他将鬼子兵的尸体收进了自己的空间,然后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,这次大摇大摆的走了出去。
鬼子兵的神秘失踪,肯定会引起当地日本特务的注意,杜子腾估计今天晚上当地的鬼子驻军就会有行动。
为了防止小鬼子的报复,他不敢在县城待了,在县城买了几包点心,就急急忙忙的回到了杜家庄。
没想到他提着点心刚进院子,就被一群小女孩给围住了,有抱大腿的,有扯衣服的,十几双小手拉扯着他,让他寸步难行。
“哥哥,我要吃点心!”
“爹爹,我也要吃!”
这些小女孩除了他的两个女儿,其他都是他同父异母的妹妹,小的四五岁,大的也就十岁,正是顽皮的时候。
用现代人的话说,就是狗都嫌弃的年龄。
因为她们年纪小,又都是女孩,平时都被圈养在院子里,出去的机会少的可怜。
自然,经常外出的杜子腾便成了她们的向往。
估计这位杜大少爷平时也是个好吃的主,每次去县城都要大包小包的买上一些点心回来,所以这些小女孩早早的就等在大门口,就为了堵他。
杜子腾买点心本来就是给她们吃的,只是他没有想到会这么乱,这让他有些不知所措。
“每人都有,不要抢,不要抢”。
杜子腾感觉自己现在成了幼儿园的阿姨,耳边全是孩子们的嗡嗡声。
小孩的世界很单纯,也很简单,什么东西都喜欢争抢。
吃着碗里的,看着锅里的,说的就是她们。
人一多,就乱了套。
这里都已经到手了,那里还没轮到,着急起来,直接就上手抢。
小孩最护食,到手的东西轻易不肯罢手。
哪怕是嘴里吃着,手里拿着,就是不给你,你要敢抢,她就跟你死磕!
不要以为女孩子就矜持,疯狂起来比男孩还狠,小手一抓就是一道血印子,看的心里直抽抽。
也不知道是谁先开始动手的,这就像一个信号,触发了孩子们的神经。
顷刻间,一场混战开始了!
杜子腾站在院子里,一脸的无奈,尽管他声嘶力竭的大声劝阻,战争依然还在继续。
这些小屁孩一个个脸红脖子粗的,都不是省油的灯!
杜子腾郁闷的要死,他以前的家庭,就一个孩子,从来没有考虑过争抢,这种场面,他还是第一次遇到。
他站在一群小萝卜头中间,满脸全是汗,除了尴尬,还是尴尬!
有时候他都在想,也不知道他那便宜老爹是怎么处理这些小棉袄之间纠纷的。
“哇…”,有一个小女孩哭了起来。
杜子腾一看,这是四姨娘家的女儿杜小米,她一边哭一边还不忘护着手里的点心。
站在她旁边那位一脸凶相的小女孩,居然是自己的大女儿杜小月。
“这是我爹买给我的,把它还给我”。
原来是杜小月见杜子腾先给其他小孩吃,不给她们,心里很是不满,直接就上手抢了起来。
杜子腾赶紧呵斥道:“小月,小米是你的姑姑,你不能这样子!”
杜小月被杜子腾一说,瞬间就感觉受了委屈,小嘴一瘪,“哇”的一声就哭了起来。
“爹爹欺负人,爹爹讨厌,不理你了,呜呜…”。
杜子腾感觉头都大了,怪不得这幼儿园的老师不好当,这处理小屁孩之间的纠纷绝对是一个痛点。
好在这个时候,几个姨娘和刘欣怡闻讯赶了过来,有了她们的帮助,这群闹腾的小屁孩才消停了下来。
这些小屁孩也怪,在他们的老娘面前,个个彬彬有礼,特别乖巧,矜持的像一个个小公主。
杜子腾暗自苦笑,这些小屁孩,不去当演员可惜了。
没等他回房间呢,老太太身边的丫环秋香又来了。
“大少爷,老夫人叫你过去一趟”。
杜子腾试探着问道:“是城里的罗掌柜来了?”
兰芳点了点头。
杜子腾瞬间明白,看来这罗掌柜是不想关店,想曲线救国,把城里的饭店给保下来。
老实说,如果不是大饥荒即将来临,关不关店的,他无所谓,反正他也不缺那点钱。
但是随着大饥荒的到来,无数的磨难也将笼罩着这片苦难的土地,他自然不希望自己再分心来管理县城的店铺,他需要全力应付杜家庄的事情。
他跟着秋香来到大厅,果然看见罗掌柜就坐在老太太的下手,聊的正欢。
“嗯…”,他轻咳一声,走了进去。
看见杜子腾进来,罗掌柜显得有些尴尬,他赶紧站了起来。
“大少爷回来了!”
杜子腾不动声色的点了点头。
“罗掌柜,请坐!”
老太太叹了一口气,说道:“儿呀,其实饭店亏本的事情,你爹在世的时候,他就知道,你知道他为什么还要继续办下去吗?”
杜子腾活了大半辈子,当然明白自己便宜老爹的心思。
他点了点头。
不就是搞关系吗?这谁不知道呀?
老太太看了他一眼,一脸的悲怆。
“你明白就好,昨天葬礼上的事情,你也看到了,族里的那些人为什么欺负我们,不就是因为没有人给我们撑腰吗?”
杜子腾冷笑道:“娘,这种酒肉朋友是最不靠谱的,你放心,虽然我爹不在了,但是还有我呢,我会保护你们周全的,他们要是敢对咱家不利,我会让他们后悔来到这个世界”。
既然杜子腾都这么说了,老太太明白杜子腾是铁了心要关店了。
她转身对罗掌柜说道:“罗掌柜,你也听到了,既然子腾不愿意打理,我一介女流更不可能去管理这饭店,所以你回去以后就把铺子盘出去吧”。
“那好吧”。
见杜家两个掌门人都已经统一思想,罗掌柜知道再多说也无益,他拱了拱手,便转身要回县城。
“罗掌柜,你等一下”。
杜子腾叫住了他。
“大少爷还有什么吩咐?”
“罗掌柜,你回去以后,通知米店的掌柜,叫他将铺子里面的粮食全部拉到杜家庄来,拜托了”。
“好的,没问题”。
罗掌柜走后,老太太对杜子腾要把店里的粮食拉到杜家庄来很是不解。
“儿呀,咱们粮库里面不是还有不少存粮吗,够咱们吃小半年的了,怎么还要拉回来呀?”
也只有杜子腾这个过来人才知道,这场可怕的灾害给中原大地带来的危害会一直持续到1944年。
可是杜子腾又无法拿出证据证明自己的观点,他只能苦口婆心的劝说。
“娘,那点粮食哪里够呀?也就够今年吃的,还有明年呢”。
老太太不傻,瞬间明白了杜子腾话里面的意思。
“你是说明年还会继续干旱下去”。
杜子腾点了点头。
“娘,不怕一万,就怕万一,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”。
老太太欣慰的点了点头。
“我儿终于长大了,懂得深谋远虑了”。
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