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着满腹疑惑,秦世安第二天一大早,就朝教学楼而去,蹭课!
一路上是熙熙攘攘的人流,教学楼比较集中,一栋楼连着一栋。
当众人都涌向教学楼时,场面挺壮观的,教学楼前停放的那一排排的自行车,更是让她叹为观止。
同学们有的骑自行车在人群中穿梭,有的甚至还一手握把手,一手拿着包子在啃,无形中秀了一把车技,时间管理也很精妙。
秦世安顺着人流进入最大的那栋主楼。
一进屋,她就发现里面被天花板上的灯光照得如同白昼,一个个长条形的灯管,发出了太阳般的白光,不同于道路边的那种路灯的昏黄。
地板光滑,可以倒映出身影,秦世安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材质。
入口处有一块巨大的电子屏幕,上面滚动显示着各个教室内的排课。
只这么一眼,秦世安发现上面有好些字她都不认识!
秦世安瞪着猫眼仔细查看,教室编号歪歪扭扭的那些符号她一个都不认识。
看了一会就找出了规律,是表示排序的,而且一共只有十个符号,然后这些符号可以任意多个组合。
至于课程,字缺笔少画的,连猜带蒙,可以大概认出一些来。
秦世安看着屏幕滚动了好几个来回,她选定了一门叫军事理论的课,暗自记下教室号。
每个教室的门口都有编号,一间间比照着寻过去即可。
找了几间后,秦世安发现同一楼层的编号打头的符号是一样的。
琢磨了一下就明白了,教室在第几层,那这个符号就表示排序第几。
军事理论课在二层,是一个大的阶梯教室,目测可以容纳两三百人。
秦世安只在马球场上的观众席上见过这样的座次排列,课堂上还是第一次见,关键是她还没和几百人一起上过课,心情压不住的激动。
这会还没到上课时间,陆续的有同学走进教室,看见一只小猫走进来,也不是很奇怪。
校园各处时常可以看见猫咪的身影,大部分学生都很有爱心,并不会驱赶。
秦世安对教室里的一切都充满好奇,座位一圈圈呈弧形。
她看见学生随意找个座,然后一压坐板,板子就放平了,与靠背形成了张靠椅。
等有人起身,将板子扶上去,就有了一个空间,设计很巧妙。
秦世安发现大家似乎都不想坐前排,难不成这座位有什么讲究?
她有些担心自己作为一只猫猫,会被驱赶,于是赶紧来到最后一排,蹲在窗台上,还用窗帘半遮住自己的身体。
此时,一位穿着军绿色套装的中年男子走上讲台,衣服板板正正,没有一丝褶皱,肩上的星星闪亮,身姿挺拔。
这让秦世安一下子就想到了刚军训回来的学生,但眼前的中年男子气势更盛,相比之下,高下立现,之前的学生好似就学了个皮毛。
一阵悦耳的铃声传来,教室变得安静下来,原来这铃声表示上课时间到了。
中年男子在讲台上点了几下,秦世安就看见讲台前的墙壁上缓缓降下来一块白色的幕布,有光投射在幕布上,字画也展示在大家眼前。
男子手里握着一个黑色的圆筒,后来她知道那叫话筒,声音就从教室两侧的黑色盒子里传出,连在最后一排都听得格外清晰。
“同学们好,我们开始上课,上一节课我们讲到……”
老师在讲台上讲得铿锵有力,但是秦世安目光所及之处的同学们,听得是昏昏欲睡。
秦世安也听得有些云山雾罩,没听前面的课,更是不懂现代国防,理解起来费劲。
“我看大家似乎是起得太早,还在神游呢?那我先给大家讲一讲经典战役,让大家伙提提神。
这一仗,老人家简直就像是开了挂般,简直让人叹服。”
老师吊起了秦世安的胃口,不仅如此,其他好些同学也都由昏昏欲睡变得有些期待,要是说到爽文,他们可真的就不困了。
“1935 年,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,被迫开始长征,那时的红军,处境非常艰难,几万人被蒋的四十万大军围追堵截。
先不说老蒋他们武器比咱先进多少,你们单看看这人数比例,就足够让人绝望,可是,老人家那就不是一般人呐。
来,大家看啊,这张图,这是长江,这是乌江,这是……
当时中央红军在遵义,在这,原本打算从泸州、宜宾间北渡长江,可敌人太狡猾……”
老师拿出激光笔,一个红点在屏幕跳跃,秦世安的目光不自觉的随其移动。
遭了,爪爪有自己的想法,它们蠢蠢欲动。右爪死死的按住左爪,克制住自己那躁动的心。
秦世安也没想到,蹭个课,还带考验的。
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声情并茂,课堂里的气氛也逐渐被调动起来,每每说到精彩处,都有同学忍不住拍掌。
秦世安逐渐忽略掉那红点,听得十分入神,甚至好几次,都忘了自己现在是猫,拍着桌子叫好,得亏在最后一排,没人注意她。
“总之,咱这一渡赤水,绕过了包围,避开锋芒;
二渡赤水,声东击西,杀了个漂亮的回马枪;
三渡赤水,故意示弱,打出了心理战,诱敌深入;
四渡赤水,金蝉脱壳,成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,简直是神来之笔!
这场经典战役,完美的诠释了他老人家著名的十六字诀:’敌进我退,敌驻我扰,敌疲我打,敌退我追’ ”
妙啊,实在是妙!秦世安恨不得原地表演一个托马斯旋转。
她有种直觉,只要自己学到了老人家几分精髓,那前世那场看似死局的围城,也有一线生机!
脑子里只有一个念头,学,往死里学!否则,即便自己死回去了,也是不瞑目的。
秦世安如同嗷嗷待哺的羔羊,一脸期待的等着老师继续,但耳边传来清脆的铃声,提示下课了,老师道了声“今天的课程先到这里,下课!”。
两个小时的课程就这么眨眼间结束了,同学们也是一脸回味地起身往外走,他们还要赶往其他教室,接着上课。
秦世安完全沉浸在刚刚的讲述中,以前读兵法,觉得孙子是吾辈楷模。
但就刚刚这短短的一节课,就让她打心底里佩服起老人家来。
此时的她,对于近代中国的艰难处境还没有多少概念,更不知道那是一段民族屈辱史,否则,她的敬仰更会如滔滔江水不绝。
秦世安回味着十六字诀,回味着四渡赤水的精妙,如陈年佳酿,越品越有味,她越发的想知道更多关于先辈们的事迹。
于是,又跑到一楼大厅,翻看起电子牌,现在她对’毛’字都挺敏感,找了一圈,她发现一门叫毛概的课,刚好就在下一节。
秦世安按着门牌号,发现这依然是一个大教室,不过上一堂的老师似乎刚刚下课,秦世安退到一旁,避过这汹涌而出的人流。
“大宝,你怎么会在这里?”
楚馨那清脆的声音响起,秦世安看去,原来她也要来上这门课,可真是太巧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