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皮文学
牛皮不是吹的 小说还得看我推的

第3章

进了城,到了分岔路口,眼瞧着自家亲娘还要往前走,苏生急忙说道,“娘,粮铺在那边呢。”

前面可不是他们能买得起东西的地方,他误打误撞去过一次,哪怕是跟外边一样的素包子,那里面都得卖上三文钱一个呢!

叶清音回过神来,摆了摆手,“来都来了,我们进去看看。”

进城一趟不容易,她得尽可能多观察观察,说不定还能在夹缝里找个商机。

想起之前叶清音花二两银子给苏全买发冠的事,苏生面色变了又变,闷声道,“那我听娘的。”

娘已经变了,肯定不会再随便花钱的!而且两人已经和离了,娘肯定不会再给苏全买东西了……

一路往里走,叶清音眼神亮了又亮。

这条街上铺子不少,银楼酒楼,药铺当铺,布庄钱庄……她在书上看到的那些古代高消费铺子,应有尽有。

街上行走的人大多穿着锦衣,时不时还会在路边小摊子上买些吃食,而小摊贩身上也没有补丁,一看就比他们富裕的多。

想不到安阳县虽然穷,却还是有个小商圈的,她做生意还是能做做的!这片区域的人就是她的目标消费群体了!

叶清音边走边看,没过一会就把整条街逛完了。

又到了岔路口,苏生再次拉住叶清音,有些语塞,“娘,这次是真不能再往前走了,前面,前面不是我们该去的地方。”

前面是花楼赌坊,这他怎么好意思说?万一娘以为他学坏了怎么办?

天地良心,他真的是第一次来的时候胡乱走进去的,进去还被人骂了一通穷酸……

以为苏生是担心她乱花钱,叶清音轻声说道,“放心!娘就看看,不买东西。”

她兜里几个子,她还能不知道?

苏生死死拉着叶清音的胳膊,脸刷的一下就红了起来,小声道,“前面是花楼赌坊,我们真不能去。”

叶清音伸长脖子往里望了望,只能看到高耸的院墙,无奈收回了视线,“那成,我们去买粮食吧。”

先不说她也没钱进去消费,这带着好大儿往这些地方去,好像确实也不合适。

说完,叶清音转身就走,只是一想到日后做生意还要进城,双脚难免有些打颤。

这得亏原主不是个懒散的,身体素质很不错,不然让她走这么远的路,她爬都爬不回去。

苏生松了一口气,默默跟了上去,边走边介绍道,“安乐街是给那些家底厚一些的人家去的,我们买东西的街叫做安贫街,粮油米面都有。”

有人介绍,叶清音也懒得去原主的记忆中找了,问道,“要是我们进安乐街摆摊的话,有没有什么要求?”

苏生摇了摇头,“想摆摊的都能去的,只要收摊打扫干净就行了。”

“不过那里面的生意不好做,他们非富即贵的,鸡蛋都不带瞧一眼的。”

说到这里,苏生有点想哭,他想吃都吃不到的鸡蛋在别人眼里,就好像路边的野草一样,完全不被人珍惜。

叶清音默默记在心里,只在脑海中思考着卖什么好。

只是一时半会也没想出什么合适的来,她索性不想了,抬脚走进了粮铺。

反正安贫街只有两家粮铺,价格东西都差不多,也没啥好挑的。

见有客人上门,掌柜的高兴地迎了上来,“两位客官,你们这是要买些什么?”

叶清音笑着说道,“我要白米一斤,糙米三十斤,黑面三十斤。”

苏轩才两岁,开个小灶也是应该的,至于她也想吃大白米饭,那还是先忍忍吧。

不过她也是有底线的,那就是一日三餐的吃食里面,坚决不能加米糠和麦麸。

叶清音是个大客户,掌柜的顿时笑得更加开心了,“白米是二十文钱一斤,糙米是四文钱一斤,黑面是六文钱一斤,总共是三百二十文钱。”

收完钱,掌柜的就麻溜地去装粮食了,店里没有伙计,什么都得亲力亲为。

想起还要还粮食,叶清音忙说道,“把糙米黑面都单独装五斤出来,每个都多装上一碗。”

总共就三两银子,一下子花去了十分之一,叶清音有些肉痛,但是也无可奈何。

在她看来,别的都能省,只有吃穿不能省,吃饱了才有力气干活,穿衣服了才能出门。

再怎么过日子,也不能过一家躺在床上喊饿,总共只有一条裤子,谁出门谁穿的日子啊……不过好在从苏家带了衣裳出来,暂时不用花这笔钱。

出了粮铺,叶清音又往边上的杂货铺走去,咬着牙买了一些调料。

放在现代不到两块钱一包的盐,在这里竟然要五十文一斤!再加上买的菜籽油,酱油和醋,一百五十文就窜到别人兜里去了。

走出杂货铺的门,叶清音情不自禁地感叹道,“真是钱难赚!屎难吃!”

她这进城一趟,赚钱的法子还没找到,花钱就跟流水一样,实在是太让人心酸了!

苏生不知道说些什么,只能陪着叹了口气,“娘,我们现在回去了不?”

杂货铺对面就是肉铺,叶清音实在走不动道了,“为了庆祝我们脱离苦海,我们买点肉吃!”

八个小时的路,等想吃了再买肯定不划算,这肉得买!

说服了自己,叶清音也不等苏生回话了,直接跑到了对面,笑着说道,“我要一斤肥肉,三斤五花肉,一块一斤的,一块两斤的,再来两根大棒骨。”

肉铺老板是个小伙子,他一边忙活一边说道,“一共是九十七文钱,婶子要不再买一根棒骨?只算您三文钱。”

叶清音不带犹豫,立马就应了下来,“那也成!”

肥肉二十五文一斤,五花肉二十文一斤,大棒骨六文钱一根,算下来赚了三文钱。

她本来是打算送一根到里正家,自家留一根的,现在自家可以留两根了,也还不错。

后一步跟过来的苏生听到又花了一百文出去,心都在滴血,别的倒是没什么,就是只觉得老二离娶媳妇又远了一步……

继续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