牛皮文学
牛皮不是吹的 小说还得看我推的

第4章

今天要买的东西很多,但是陈曦还是先去看了自己的小房子。

锁还是那个锁,开门后却发现里面的货物没了,就是院里屋里乱糟糟的。

陈曦也不在意,院子里有些废旧报纸,看上去是用来包东西的,她不嫌弃,可以拿来生火。

进屋一看,还有几个散架了的货架,都是木头做的,做工很是粗糙。

陈曦更不嫌弃了,烧火的木头这不就有了。

将几个屋子来回看了又看,陈曦放心了,这里还是挺不错的。

来不及打扫,陈曦要出去大采购了。

先去黑市那边看看,最好是买个篓子篮子的装东西,再买个锅,弄个灶。

问题是她不会砌灶啊,原主见过家里的灶是怎么砌的,但是她是来自现代社会的陈曦,没用过土灶,无法理解原主脑海中的这些记忆。

“要不,再让那个六爷帮忙?”陈曦心说,这人是个死要钱的,除了这人她还真不认识能帮她忙的人。

钱货两讫最好了。

但是她不想跟这类人有过多的接触,这些人跟黑涩会似的。

“再说吧。”陈曦叹气,就不知道有这样的书没,或许可以照着书本来学习一下。

北方的冬天还是很冷的,如果可以,她睡觉的屋里还得砌个火炕,灶放在另一个屋子里,冬天在这里做饭顺便暖屋,多好啊。

来到黑市,照例交了入门费。

陈曦先去看锅碗瓢盆,看到合适的就买,小煤炉子也买了一个,连砂锅都买了两个。

黑市的人看她买了这么多,还送了她一个大背篓。

这人正是昨天跟陈曦打过交道的那人,看到她还咧开大嘴嘿嘿笑了两声。

陈曦撇撇嘴,真是个傻大个儿!

看这人今天挺和善的,便问:“你们这里有手表吗?要质量好的,用上十年二十年不会坏的那种!”

那人笑着说:“有,跟我来!”

陈曦还是昨天的打扮,戴着个大口罩,来到六爷的屋子。

而这位六爷呢,依然在喝茶。

六爷看到是她,笑了,“这是来采买了?”

陈曦点头,“是,我去过房子那边了,你们搬得很干净。很好!”

六爷:“说好今天腾出来的。干我们这一行的,别的没有,就是讲信用。”

“嗯,我相信六爷。”陈曦问,“我想买块表,您这边有吗?二手的,旧的都行。就想有个看时间的东西。”

六爷二话不说,拉开边上的抽屉,从里面拿出一个大木头盒子,里面放着十来块手表。

“挑一个吧。”

陈曦不懂这些,皱着眉头挨个看了一遍,“我不懂这些,想要个便宜又好用的。关键是便宜,又不会坏的。”

“这世上就没有不坏的东西。”六爷冷哼两声,从里面拿出一块看上去小一些的手表,直截了当地说:“诚惠,一百块!”

陈曦倒吸一口气,“这也太贵了吧?便宜点儿。”

眼神却是瞟到后面货架上的几个座钟,木质底座,看上去很是不错。

六爷皱眉不语。

陈曦又道:“一百块也行,但是,得给我加一个座钟,就你后面那个小的就行!”

“啧!”六爷不悦道:“那个比这块手表都贵,小丫头想得倒美!”

陈曦没有半点儿不好意思,“那便宜点儿?”

最终陈曦以九十块钱的价格拿下了那块手表,这表是上海牌的,看上去还挺不错的。

不得不说,钟表这些东西是真贵,人家肉包子才两毛钱一个呢!

出了这边的门,陈曦想着以后再也不来了。

但是她又看到有人卖瑕疵布,她又走不到道了,买了五块钱的,将这人的瑕疵布买了一大半儿。

大背篓子直接将她压弯了腰,她不得不咬牙背着走,不敢让人帮忙,里面还有她买的十来斤粮食呢。

不得不说,京城就是跟别的地方不一样,五九年了,大灾荒的起始年呀,外面已经开始旱了吧?

她还能在黑市里买到这么多的东西,还挺幸运的。

远离这边的黑市,来到无人的巷子,她趁着整理东西时将沉的东西收到了空间。

回到小院儿,陈曦迫不及待地拿用瑕疵布做了个大包。

然后将所有的东西都收到空间里,等晚上回来再收拾。

把买的砂锅洗好装大包里,她需要去国营饭店吃饭兼打包了!

今天她要了一碗番茄鸡蛋面,味道很好,一碗面吃得饱饱的,又买了五个素包五个肉包子。

之后又去了离这边最近的百货大楼,她要买的东西太多了。

她手里有钱有票,当然是要把居家过日子的东西都买齐整了。

可惜没有个缝纫机,要不然高低得跟人学着做几身衣裳。百货大楼里的衣裳可真贵啊,让她这个穿越的人都舍不得买了。

陈曦在这边柜台来回转了几圈后,还是买了两身大众款单衣,天气很快就热了,自己再过些日子也要去上班了,不能穿得这么邋遢不是?

要票的布和棉花也买了不少,将手里的这些票全都花光了。

不要票的糕点和糖果也买了一些,她这具身体弱得很,得好好补补。

针线啥的也买了不少,又去了副食品商店买了一通,将日常用品买齐,买了把剪刀和菜刀,都还得花工业券,这真是有钱没票也不行哇。

肉还有点儿剩余,骨头倒是不少,用低价买了两大包,又买油盐酱醋这些调料,以及当季的蔬菜。

这个时间点儿,这边蔬菜的品相都挺差的。好在跟人交谈时知道,菜种子这些要去种子站买。

等她回到家,已经到了大家下班的时间了。

陈曦这边的小房子跟左邻共用一面墙,这墙砌得挺高的,属于彼此能听到声音看不到人的那种。

右邻这边就隔了一道小胡同了,她回来的时候,左邻居也正好回来。

是一大家子人围着一个老太太转,这老太太笑呵呵地跟大家说着话。

陈曦一边开锁,一边竖起耳朵听。

老太太说:“李家的,别急。你家大闺女年纪还小,我正在打听着呢……。

你们放心好了,我张婆子保媒多年,在咱这一片儿大家伙儿都清楚。”

“那是,那是。张姐保媒的口碑好得很,我们是信的。就是吧,家里的两个小子也到了相看的年纪了……”

继续阅读

评论 抢沙发

  • 昵称 (必填)
  • 邮箱 (必填)
  • 网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