逛完之后,苏念昭带着沫儿回到后院。踏入后院,仿若进入了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。四周静谧清幽,唯有微风轻拂,带来阵阵花香。院中央是一座精美的八角亭,由汉白玉石筑成,亭柱上雕刻着栩栩如生的瑞兽祥云,仿佛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。亭内放置着一张同样材质的石桌,四周环绕着石凳,石桌上摆放着一套精美的汝窑茶具,天青色的瓷身温润如玉,在阳光的照耀下泛着柔和的光泽。
沿着蜿蜒的石子路前行,路的两旁种满了各种名贵花草。除了那株从南方运来的牡丹,还有娇艳欲滴的芍药,花瓣层层叠叠,宛如美人的裙摆;淡雅的兰花,散发着清幽的香气,在微风中轻轻摇曳,宛如仙子翩翩起舞;更有那稀有的黑色郁金香,神秘而高贵,在花丛中显得格外醒目。
院子的一侧,有一座小巧的人工湖,湖水清澈见底,湖底的鹅卵石五彩斑斓,清晰可见。湖面上漂浮着几朵睡莲,粉色的花瓣与绿色的荷叶相互映衬,为这静谧的湖面增添了几分生机。湖边垂柳依依,细长的柳枝随风飘舞,仿佛是大自然馈赠的绿色丝绦。
另一侧则是一座雅致的书房,门窗皆用黄花梨木打造,纹理细腻,质地坚硬。门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,有梅兰竹菊四君子,寓意着高洁的品质;还有喜鹊登枝,象征着吉祥如意。书房内,摆放着一张紫檀木书桌,桌上放着一套端砚,砚台上的纹理犹如云雾缭绕,价值连城。旁边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珍贵的古籍,散发着淡淡的墨香。
苏念昭环顾四周,精心挑选了一间布置颇为不错的房间,对沫儿说道:“沫儿,你就住这里吧。你看这房间,采光极好,窗外便是那片花丛,每日醒来都能闻见花香。你与我一同离开故土,又一起长大,情谊深厚,怎能与普通婢女住在一起。”
沫儿眼中泛起泪花,感激地说道:“公主殿下,您对奴婢实在是太好了。这房间如此精美,奴婢从未见过这般好的地方。奴婢何德何能,能承蒙殿下如此厚爱。”
苏念昭轻轻握住沫儿的手,微笑着说:“傻丫头,咱们之间,无需如此客气。在这陌生的地方,咱们就是彼此最亲近的人。你陪着我,我心里也踏实些。”
沫儿用力地点点头,说道:“殿下放心,奴婢定会好好照顾自己,也会尽心尽力伺候您。”
安顿好沫儿后,沫儿便来到苏念昭的房间,准备为她梳洗打扮,迎接今晚的宫宴。沫儿先打来一盆温热的水,水中漂浮着几朵娇艳的玫瑰花瓣,散发出迷人的芬芳。她轻轻扶起苏念昭,让她坐在铜镜前的雕花红木椅上。
沫儿拿起一把用象牙制成的梳子,小心翼翼地梳理着苏念昭如瀑般的长发。她的动作轻柔而娴熟,每一下都仿佛带着无尽的关怀。梳理完毕,沫儿开始为苏念昭挽发。她将苏念昭的长发分成几缕,巧妙地编织在一起,挽成了一个典雅的发髻。然后,她从一旁的首饰盒中取出一支镶有红宝石的金簪,轻轻插入发髻中,簪子上的红宝石在烛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,为苏念昭增添了几分高贵与华丽。
接着,沫儿又挑选了一对珍珠耳坠,圆润的珍珠垂在苏念昭的脸颊两侧,与她白皙的肌肤相互映衬,更显温婉动人。沫儿看着镜中的苏念昭,忍不住赞叹道:“殿下,您真美,今晚在宫宴上,定会艳压群芳。”
苏念昭微微摇头,苦笑着说:“我只希望今晚的宫宴能顺利度过,别再生出什么事端才好。”顿了顿似是想起什么“沫儿切记,从此只有昭仪郡主,没有瑞熙公主了。”
沫儿安慰道:“是,郡主娘娘吉人自有天相,定不会有事的。而且,奴婢会一直在您身边。”
随后,沫儿帮苏念昭换上一件华丽的宫装。这件宫装以浅紫色为主色调,衣摆和袖口绣着精致的金线花纹,在烛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。沫儿仔细地为苏念昭整理好裙摆,确保每一处褶皱都恰到好处。
一切准备就绪,苏念昭站起身来,在房间里转了一圈。她看着镜中的自己,心中五味杂陈。曾经在宁国,她也时常这般精心打扮,参加各种宴会。然而如今,身处异国他乡,每一次的精心装扮,都多了几分无奈与担忧。但她深知,自己必须以最好的姿态去面对一切。她深吸一口气,对沫儿说道:“走吧,咱们准备迎接今晚的挑战。”
不知不觉,黄昏悄然降临,落日的余晖如一层薄纱,轻柔地洒落在郡主府的每一个角落。天边,橙红色的晚霞肆意蔓延,与那渐渐黯淡的天色相互交织,构成了一幅如梦如幻的画卷。
此时,府门口已然被一群人占据,为首的太监身着蓝灰色的精致宫服,那衣料在余晖的映照下泛着淡淡的光泽。他手中执着拂尘,昂首挺胸,眼神中透着一股惯有的傲慢与威严。在他身后,整齐排列着一众人等,抬着一顶华丽的软轿。软轿周身以金丝绣边,轿帘上绣着栩栩如生的凤凰图案,仿佛展翅欲飞,彰显着皇家的尊贵与奢华。
沫儿精心为苏念昭梳妆打扮后,搀扶着她缓缓走出府邸。今日的苏念昭,身着一袭淡紫色的宫装,裙摆如流云般轻盈飘逸,上面绣着细密的银线花纹,在霞光下闪烁着柔和的光芒。她的头发高高挽起,梳成了典雅的发髻,一支镶嵌着红宝石的金簪斜插其中,几缕碎发垂落在白皙的脸颊旁,更添几分妩媚。她的面容精致如画,淡粉色的胭脂轻扫双颊,朱唇不点而朱,湛蓝色的眼眸中透着聪慧与坚韧,虽身处异国他乡,却依旧难掩与生俱来的高贵气质。
众人见苏念昭出来,纷纷跪地行礼,齐声高呼:“拜见昭仪郡主娘娘。”苏念昭深知自己如今身处敌国,一举一动皆需谨慎,不能再如往昔在宁国般随性。她深吸一口气,缓缓抬手,声音平和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:“都起来吧。”这简单的几个字,仿佛带着一种无形的气场,压得众人心中一凛。
沫儿小心翼翼地扶着苏念昭上了轿子,随后,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皇宫进发。晚宴在前宫盛大召开,华丽的宫殿内灯火辉煌,烛火摇曳,将整个大厅映照得如同白昼。地面由光洁的大理石铺就,倒映着众人的身影。厅内摆放着数张雕花楠木桌椅,桌上摆满了珍馐美馔,香气四溢。
大臣们身着锦绣朝服,带着仪态端庄的家眷;王爷娘娘们也都盛装出席,衣袂飘飘,珠光宝气。从这精心布置的场景来看,辰国皇室似乎确实用了些心思。
苏念昭深知礼数,一到皇宫,便先前往皇后宫中。踏入宫门,她微微低头,迈着轻盈而稳重的步伐走进殿内。皇后端坐在凤椅之上,身着明黄色的凤袍,凤袍上绣着的金凤展翅欲飞,彰显着她至高无上的地位。她头戴凤冠,珠翠摇曳,面容精致却透着一股冷冽,眼神中没有宁国皇后那般的慈祥温和,说起话来虽是客气,却隐隐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强硬。
“臣女见过皇后娘娘,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。”苏念昭盈盈下拜,声音清脆悦耳。
皇后微微点头,目光在苏念昭身上上下打量了一番,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,却未达眼底:“起来吧,你既来了我辰国,往后便要守我辰国的规矩。”
苏念昭心中一紧,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得体的微笑,恭敬地回应道:“娘娘放心,臣女定当谨言慎行,不负娘娘教诲。”
在与皇后的交谈中,苏念昭明显感觉到皇室对她的有意打压,每一句话都暗藏玄机,仿佛在试探她的底线。但她凭借着在宁国宫廷中积累的智慧与应变能力,尚能应对自如。
随后,苏念昭跟随皇后一同出席晚宴。入席后,辰国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,身着明黄色龙袍,上面绣着的五爪金龙张牙舞爪,尽显威严。他扫视全场,清了清嗓子,开口说道:“今日,我辰国设宴,欢迎来自宁国的昭仪郡主。郡主不远万里而来,实乃我辰国之荣幸。”皇帝的声音低沉而有力,在宫殿内回荡。
皇帝喊道“昭仪”。苏念昭起身,面带微笑,仪态万千地向众人一一见礼。她的笑容恰到好处,既不失公主的尊贵,又透着几分亲和。
“还有一位郢王郢王外出替朕视察底下官员,尚未归来。待他回来,你们自会见到。”皇帝顺口提了一句。
席中,众人热热闹闹,欢声笑语不断。许多人相谈甚欢,气氛看似融洽。不少公主县主和重臣之妇纷纷前来与苏念昭见礼聊天。这些人中,有的眼神真诚,或许是真心想与她结交;有的则眼神闪烁,隐隐透着打量与试探,每个人心中各有想法。
苏念昭面带微笑,与众人一一交谈,心中却在暗暗思忖。她深知,自己初来乍到,对辰国的局势和人心尚不够了解,需处处小心,细细观察。
一场晚宴在热闹的氛围中悄然结束。沫儿扶着苏念昭走出宫门,此时夜色已深,墨蓝色的天空中繁星闪烁。宫外的街道上依旧热闹非凡,灯火通明,行人如织。小贩们的叫卖声、店铺里传出的欢声笑语,交织在一起。然而,苏念昭却无心关注这些,她的脑海中不断回想着晚宴上的种种场景,思考着怎样应付今后在辰国的生活。
坐在轿子里,苏念昭微微皱眉,眼神中透着一丝疲惫与忧虑。她想起在宁国时,父王和皇后对她的疼爱与呵护,那温暖的宫廷生活仿佛还在昨日。可如今,她身处异国,孤立无援,每一步都需小心翼翼。但她心中也明白,自己不能退缩,为了宁国,也为了自己,必须坚强地面对这一切。
终于,轿子回到了郡主府。苏念昭在沫儿的搀扶下走进房间,她坐在窗前,望着窗外寂静的夜色,深深地吸了一口气,暗暗发誓,一定要尽快适应这里的生活,找到应对之策,守护好自己,也为两国的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。随后,她缓缓起身,准备安心休息一夜,以迎接明天未知的挑战。